赛程直播

解析欧足联报告:人迷远多于队迷,英超继续强势

时间: 2019-01-26 英超

前些天,欧足联公布了一年一度的基准报告。由于今年是第十个年头,欧足联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版。118页的内容覆盖了欧洲足球生态的方方面面,很好地展示了如今的职业足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。

从中提取了一些有意思的内容,与大家分享。

ps.欧足联这份2017年度报告里,包括老板、球迷等方面都采用了2017-18赛季的数据,但收入、支出和薪水等财报相关内容都是2016-17赛季。这是因为转会费和非财务数据由欧足联自己统计,而财务数据来源于俱乐部自己上报,存在大约半年的时间差。

【私有制终成多数派】

足球俱乐部有两种所有权形态,一种是个人老板或者企业拥有的私有制;另一种是没有所有者的会员制,有时也被人称为公有制。

现代足球诞生之初都是爱好者协会形式的会员制,但很多国家都随着职业化的发展进行了私有制改革。2017年,欧足联55个成员国的680个顶级联赛俱乐部里,私有制的比例达到了51%,首次超过了半数。

五大联赛里,英超、意甲和法甲都是100%的私有制,西甲只有皇马、巴萨、毕巴等少数俱乐部还是会员制,而德甲因为“50+1”政策的限制只有狼堡、勒沃库森等少数豁免对象是私有制。总体来说,私有制的浪潮已经无法扭转。这么一个各国都在走向商业化的运动项目,再谈什么举国体制,纯粹只是开倒车。

在这些私人老板的分布中,主流联赛里只有英超的外籍老板占到了所有者的半数以上,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英超在全球化方面远远领先于其他联赛。而意甲20家俱乐部只有4家属于外国老板,本土化倾向依然十分明显。

当然,全球化和本土化各有优劣。英超虽然蓬勃发展,但本地球迷不断吐槽着高票价、分散比赛时间使得他们流失了传统。意甲的当地球迷虽然与球队联系更紧密,但整体低迷的经济环境严重影响了俱乐部的财力。

从过去几年的多项财务数据来看,全球化很可能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,但除了英超之外其他联赛的海外拓展仍然还在艰难探索之中。

(图)最近五年的跨国收购,中美已成两大主力

【外援限制和U21政策】

与大多数球迷的理解不同,绝大部分欧洲联赛都有外援限制。

只有9个国家的顶级联赛没有任何外援限制,其他都有形形色色的限制方案。在德甲,一线队必须有至少12名德国球员,满足此条件签多少外援随意;在英超,非欧盟球员必须申请劳工证,正式脱欧后这一范围可能会扩大到所有外援;在意甲,从2018年开始每支球队只能注册3名非欧球员,本赛季作为过渡期,部分满足条件的俱乐部可以宽限到4名。

在强制使用年轻球员方面,我们也并不孤单。阿塞拜疆、波黑、摩尔多瓦、马其顿、黑山和罗马尼亚这6个国家的顶级联赛都有强制或者半强制的年轻球员促进政策。

不过,他们对于年轻球员的标准都是U21。

【人迷远多于队迷】

过去十年,欧洲一共新建、改建和扩建了159座专业足球场,除了少数国家队主场和欧洲杯、俄罗斯世界杯的场馆需要外,绝大多数都是俱乐部的自主行为。

有了更大更新的球场,球迷自然更愿意来到现场感受融入比赛的气氛。2017-18赛季,有15家俱乐部的累计上座人次超过了100万大关,比2016-17赛季多出了四家。这新增的四家俱乐部分别是热刺、马竞、国米和米兰。

其中,曼联以累计142万人次高居总榜榜首,多特蒙德以79496人笑傲场均上座人数第一,拜仁则是主流联赛里唯一一家场均上座率100%的俱乐部。此外,凯尔特人作为榜单上非五大联赛俱乐部的独苗,居然有着场均57000多人的上座数,格拉斯哥球迷的热情实在是令人钦佩。

如果以联赛为基准来衡量,那么德甲同样交出了惊人的成绩单。

2017-18赛季,德甲以场均44511的上座数高居欧洲联赛第一,轮次更多的英超以1456万人次的总观赛数拿下总榜。但单场最高观众纪录并不是诞生于德甲或者英超,而是2018年5月巴萨与皇马的“国家德比”。97939人的数据,足以证明这对宿敌之间的较量有着多大的吸引力。

当然,无论上座率的数字多么夸张,能现场看球的毕竟是少数,更多的球迷还是只能选择看直播。而在泛足球迷的,人迷要远远多于队迷。会这么说的原因……下面这张图,你们自己感受一下。

厄齐尔的粉丝远多于阿森纳,J罗的粉丝远多于拜仁,梅西(ins)的粉丝远多于巴萨,内马尔的粉丝远多于大巴黎……虽然贝尔的粉丝要少于皇马,但那只是因为冲到象限之外、需要箭头标注才能找到的C罗去了尤文。

很多铁杆球迷经常会看不起人迷,但实际上对于俱乐部乃至足球这项运动来说,吸引更多人迷甚至不怎么看球的泛球迷都绝对是好事一件。虽说类似“原著党”的优越感无可厚非,但硬核其实就约等于小众,而小众就约等于——没钱。

你我都知道,现在的足球世界里没钱是万万不行的。

【疯狂进击的英超】

2016-17赛季,欧足联旗下所有顶级联赛俱乐部的总营收突破了200亿欧元大关,达到了201亿。这个夸张的数字,比首次披露该报告的2007-08赛季增长了77%。

ps. 营收=营业收入,也就是日常经营获得的收入,在足球世界里不包括转会费

欧洲足球最主要的收入来源,依然是出售电视转播权。2016-17赛季,欧洲各国联赛共计75亿欧元的联赛转播收入占到了总营收的37%,加上欧战分成的话已经接近了半数。目前,电视台还是绝大多数职业俱乐部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和生命线。

但对于那些豪门俱乐部来说,赞助费等商业收入所占到的份额已经逐渐增大,该比例在2016-17赛季达到了31%。伴随着以三德子为首的拉赞助大队愈发活跃,以及欧洲传统豪门对全球市场的重点开发,我们有可能在未来十年亲眼见证足球经济的全面革新。

如果从不同联赛的角度来考虑,那么过去十年欧洲足球最主要的增长来源肯定是:英超。

在这十年间,英超的年收入增长了2.89亿,比德甲和西甲的增长值加在一起还要多。更可怕的是,不仅在绝对值上疯狂碾压,哪怕118%的增长率都是五大联赛里的最高者。与之形成悲催对比的,是意甲在过去十年间的年收入只增长了53%,还不到英超的一半。

至于各家俱乐部的收入排名,因为欧足联报告采用的是2016-17赛季的财报数据,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了。过些天德勤会公布2017-18赛季的收入榜单,到时候我会结合各家俱乐部的财报继续一年一度的深度分析。

(图)这是2016-17赛季的数据

好吧还是先来剧透一波。欧足联报告里也公布了部分俱乐部上报的2017-18赛季营收情况,虽然统计口径略有不同但区别并不大,收入榜三甲不出意外应该是皇马、巴萨和曼联。

【疯狂撒钱的皇萨】

人生得意须尽欢,英超赚得这么多,花得自然也不会少。比如在俱乐部最主要开支的工资方面,英超所有球队2016-17赛季的税前工资总额达到了29.7亿欧元,接近于西甲+德甲(或者意甲)的总和。

不过,英超可以在各种整体经济榜单上疯狂屠榜,但在最顶级俱乐部的比较上却很难保持那么巨大的优势。毕竟,西甲还有皇马和巴萨。

单论每个联赛薪水前四位俱乐部的平均值,英超的2.85亿虽然还是高居第一,但与西甲之间的差距只有并不算明显的2000万。不过,英超薪水5-8位的平均值高达1.62亿欧元,已经接近了德甲和意甲的前四位。

至于中下游……那就是其他联赛小球队们最羡慕英超的地方了。得益于天价转播合约和相对平均的分配方案,他们薪水9-20位的平均值达到了9800万欧元,甚至高于五大联赛其他四者的5-8位。英超保级队去欧洲大陆中游球队高薪挖人的情况,还会在未来不断出现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西甲5-8位与前4位之间的差距达到了2亿欧元,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西甲球队在经济实力上的二级分化确实相当严重。

而在俱乐部薪水排行榜上,由于2016-17赛季皇马拿到了西甲和欧冠的双冠王,高额的奖金开支使得他们薪水总数比起前一个赛季暴涨32%,成为了该榜单的王者。巴萨则因为只有一个国王杯冠军入账,薪水总数没有明显的变化,从而被皇马反超。

不过根据俱乐部自己公布的财报,2017-18赛季巴萨又反超回去了。

【更疯狂的转会市场】

足球俱乐部除了工资之外的第二多开支,自然就是转会费。而世界足坛过去十年的转会费里,光是欧洲五大联赛就贡献了71%。如果算上他们的次级联赛,那么这个比例还能升到76%。

毫无疑问,这里就是职业足球的中心。

哦对了,欧足联也在报告里顺带指明,中超是过去十年转会费开销最大的非欧洲联赛,占到了全球转会费总额的3%,约等于巴甲加上阿甲。未来十年,这一比例或许还会有所增长。

不过,如果把这十年的转会费按照球员国籍来统计,那么南美双雄还是能凭借着不断涌现的天才拿回一席之地。

巴西球员在这一统计里占到了14%,是过去十年最让俱乐部愿意掏钱的存在。法国球员则以9%位居次席,世界杯阵容的身价和最后的成绩已经足够说明一切。阿根廷球员也占到了6%,和西班牙球员并列第三。

此外,非洲球员也占到了转会费总额的13%,中北美球员占到了1.5%,亚洲球员则只占到了1%……想要追上这个差距,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。

此外,如果把这十年的转会费总额按每个赛季来排列,不难发现从2008年到2014年都处于稳定期。但在2015年和2017年夏窗,分别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。

2015年夏天,是因为当时英超谈好了此后2016-19三年的转播大合同,导致英超群雄集体提前血拼。而2017年夏天,是因为——内马尔。

【守护全世界最好的克伦克】

最后,让我们来看看利润榜。由于很多俱乐部财报不对外公布,这项数据此前很少有比较权威的发布。感谢欧足联,让我们大饱眼福。

先来看营业利润榜。

2016-17赛季,曼联以2.22亿欧元的营业利润高居第一,阿森纳以1.44亿位列第二,拜仁以1.16亿排第三,莱斯特城以1.04亿排第四。过去十年的总计营业利润榜,曼联以12.3亿还是排在第一,皇马以10.2亿跟随其后,巴萨以7.28亿排第三,阿森纳以6.96亿排第四。

那三家都是收入榜前几名的常客,靠的是挣。阿森纳……靠的是省。

不过,营业利润只是营业收入和工资等营业支出的差额,转会费收入和支出并不算在内。那么,算上转会等所有事项的净利润榜单上,阿森纳又在什么位置呢?

答案是:2016-17赛季排在第9位,在利物浦和尤文之后。是不是好像还能接受?

但是!请注意最后一列的过去十年实现净利润年数统计,除了素来以此闻名、没有老板的半会员制俱乐部拜仁慕尼黑之外,只有阿森纳实现了10年全盈利的伟业。

这是什么意思呢?换句话说, 阿森纳每个赛季的所有花费都必须靠自己来挣,反正老板无论任何情况都是绝对绝对绝对不会掏钱的。

你们随意。

  • 最近更新
  • 相关文章
  • 热门点击
发表评论
1评